近日,國產AI企業DeepSeek以其驚人的技術突破在國際科技媒體掀起轟動。該公司於1月20日發布的R1模型,展現出與OpenAI O1相當的性能水平,iOS App下載量登世一,引發全球關注。由於訓練成本僅為GPT-4o的二十分之一,但性能差不多,其性價比之高,令人擔憂美國科技企業搞AI的成本是否過高。

公司23年7月成立

這家總部位於杭州的「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礎技術研究有限公司」,成立時間僅追溯至2023年7月,由寧波「程恩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與梁文鋒共同投資。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主要負責人梁文鋒在金融界享有盛名,其創立的幻方量化已躋身國內量化投資領域的領軍企業行列。

最引人注目的是DeepSeek-V3的開發成就。據湛江官方發布的信息顯示,這個堪比GPT-4o性能的模型,僅投入558萬美元研發經費,使用2048張H100 GPU,53天即完成訓練。這一成果令人震撼,因為業內普遍認知中,同等級模型的開發至少需要1.6萬張以上GPU,而DeepSeek的訓練成本更是僅為GPT-4o的二十分之一。

中國AI已領先美國?

資源整合,巧妙地將非常規渠道獲得的芯片資源與量化交易領域累積的運算能力相結合。

中信證券在最新研報中指出,DeepSeek-V3的發布標誌著AI大模型即將進入普及化階段。該模型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時,大幅提升了訓練效率和運算速度。這一進展不僅將推動AI技術的廣泛應用,還可能帶動辦公、教育、管理等多個領域的創新發展。

這種低成本高效能的開發模式,不僅揭示了技術封鎖可能產生的反效果,更預示著中國有望通過開源生態系統重塑全球AI競爭格局。對中小型AI創業公司而言,這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證明了突破性創新不再是大企業的專利。

Bloomberg Intelligence:美AI股或現拋售潮

美國科技股過去一年暴升,今年本身已有回調之虞,如今DeepSeek的出現,會否成為壓下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Bloomberg Intelligence資深分析師Michael Casper他指出,目前美國科技類股在標普500指數中的市值佔比,較其實際貢獻的利潤份額高出約10%,這種失衡狀態令人不安。若要維持現有的高估值,這些科技企業要麼需要交出遠超預期的獲利成長,要麼面臨估值回檔的風險。

情勢變得更加複雜的是,隨著DeepSeek展示出高效能低成本的AI開發模式,市場開始質疑美國科技巨頭在AI領域的鉅額投資是否真的物有所值。他認為,如果這些公司投入大量資金發展AI技術,卻無法產生令投資者滿意的營收和利潤表現,也未能超越市場預期,可能引發比2023年夏季更嚴重的科技股拋售潮。

Michael Casper特別強調了市場的敏感性,他直言,一旦這些美國科技巨頭的實際表現無法達到眾人期待的水準,其股價必然會有顯著反應。

(聲明:上述文章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讀者宜按自己的能力及認知,而作出投資決定。)